补时阶段的冷风掠过球场,潘红艳跪在草皮上大口喘气,吴海燕正把矿泉水浇在发烫的脸上。电子记分牌刺眼的0比0像块烙铁,烫得中国女足姑娘们眼眶发红。谁都没注意隔壁场地传来的欢呼声,直到助理教练举着平板冲过来——屏幕上韩国队2比0台北的比分下,躺着三队同积5分的积分榜,韩国人正靠着多1个进球的优势,把中国女足到手的冠军奖杯硬生生撬走。
这届东亚杯的剧本比宫斗剧还刺激。前两轮踢完,韩国队被中日两队逼平只拿2分,眼瞅着就要当陪跑。最后一轮日本队把中国女足防得密不透风,池田太的射门在补时阶段两次擦着门柱飞过,惊得场边米利西奇的白衬衫都汗透了。韩国那边倒是稳当,崔宥莉带着姑娘们把中国台北队当成了出气筒,两个进球像两把尖刀,隔着几百公里扎在中国女足心口上。
颁奖台搭起来的时候,韩国姑娘们又哭又笑地抱作一团。她们上次摸到东亚杯奖杯还是2005年,那时候现在这批队员还在小学跳皮筋呢。中国女足这边静得能听见球衣摩擦的声响,王霜盯着记分牌上那个刺眼的"进球数3>2",手指把矿泉水瓶捏得咔咔响。要早知道平局会要命,下半场那脚禁区外的冷射说啥也得抡圆了踢。
展开剩余70%日本队教练抱着胳膊站在场边,脸上写满了"煮熟的鸭子飞了"。他们控球率甩中国队十条街,射门数多一倍,可就是破不了潘红艳的十指关。那个叫植木理子的前锋赛后蹲在草坪上薅头发,估计肠子都悔青了——补时阶段那个单刀要是推个远角,哪还轮得到韩国人捡便宜?
网上这会儿已经吵翻了天。有人翻出2003年世界杯的旧账,说韩国人搞盘外招是老传统;也有懂行的掰着指头算账:"三队同分先比相互比赛进球数"这规矩白纸黑字写着,要怪就怪咱们自己没多进一个。最憋屈的是中国台北队,前两场输中日都是小负,偏偏最后这场被韩国捅了两刀,莫名其妙当了回"送冠童子"。
更衣室里米利西奇拿着技术统计直摇头。这老哥带男足时什么大风浪没见过,可女足比赛的戏剧性还是让他开了眼。他拍着张琳艳的肩膀说"足球是圆的",翻译小哥还没张嘴,姑娘自己先苦笑着接了句:"这回滚到人家门里去了。"倒是老将娄佳惠看得开,边冰敷膝盖边念叨:"当年朝鲜队三次夺冠那会儿,咱们不也这么熬过来的?"
数据不会骗人。中国女足参加东亚杯九届至今颗粒无收,日本四次捧杯的辉煌里藏着咱们多少血泪史。这次韩国人夺冠就像往火锅里扔冰块,把中日韩三强的水花溅得老高。要我说啊,女足这潭水深着呢,朝鲜队要是没退赛,指不定还能炸出更大的浪头。
转播镜头扫过看台时,有个韩国老太太举着2005年的旧围巾又蹦又跳。她肯定想不到,当年抱着孙女看球的小媳妇,现在成了场上进球的功臣。足球场上的轮回有时候比电视剧还巧,二十年足够婴儿长成国脚,也够冠军奖杯绕个圈又回到原点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技术流派的困境。日本队把tiki-taka玩出花来,可临门一脚总差层窗户纸;中国女足防守硬得像核桃,进攻却老是砸不开壳。反倒是韩国人这次把实用主义玩到极致——管你控球率多漂亮,我只要比对手多进一个就成。这届东亚杯就像面照妖镜,照出各家的看家本领,也照出了那些要命的命门。
王霜收拾行李时,手机弹出条新闻:韩国足协宣布重奖女足300万。她撇撇嘴把手机扔进包里,转头看见吴海燕正对着战术板发呆。那块写满韩国队进攻路线的板子上,有个用红笔圈住的数字"3",在雪白的板子上刺眼得像道伤口。姑娘们心里都门儿清,足球场上最残酷的数学题,往往就藏在最简单的加减法里。
发布于:山东省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