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,保持原意不变,稍作细节丰富,总字数变化不大。
---
(说历史的女人——第68期)
1955年中南海举行授衔仪式,57位开国上将赫然在列,其中以作战能力著称的陈再道无疑是第一梯队的顶尖人物。那么,这位战场猛将陈再道到底有多厉害?他与另一位极具战斗力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并称“军中双罗汉”,甚至被陈毅元帅称赞为“再道之勇”,声名远扬!
(一)“少林弟子”
提到少林弟子,开国上将许世友绝对是一号人物。他年幼时曾在少林寺生活了整整八年,练得一身地道的少林功夫,可谓少林寺的俗家弟子。战场上,他凭借这身功夫,手持大刀与敌人奋勇搏杀,常常表现出一股大侠般的气概,威震敌胆。那陈再道又如何能与这位少林弟子相提并论呢?其实,他确实有两把刷子。
展开剩余81%事实上,陈再道和许世友算是老乡,许世友的老家河南新县许家洼,历史上曾划归湖北省麻城县,而陈再道正是湖北麻城人,两人年龄相差仅三岁。早年他们都参加了黄麻起义,革命之路上的相识极有可能促成了彼此武艺上的切磋。许世友的少林功夫,陈再道很可能也学过几招,但真正传授陈再道少林绝技的却是另一位名师,他也是正统的少林弟子。
陈再道1909年出生在麻城乘马岗镇程家冲,他的成长经历也颇为坎坷。三岁时父亲因肺病去世,母亲抚养他长大,后来母亲又相继去世,姐姐照顾他,姐姐离世后他便无人看管。小时候的陈再道调皮捣蛋,喜欢恶作剧,常常“捣乱地主”,偷挖萝卜、扒水田,令地主头疼不已。但他并未走上歧途,因为还有一人照看他——他的叔父。
叔父在亲人相继离世后承担起抚养责任,起初想让他读书,于是送他去程家祠堂的小私塾上学。陈再道本姓程,因登记入伍时名字被误写成“陈再道”,他不以为意,甚至自嘲:“姓什么还不是革命路上提着脑袋干?‘九李十三陈,都是一家人’,何必费劲改名?”
上学期间,陈再道经常逃课,喜欢和朋友们上树摘鸟蛋、摸螃蟹玩耍,叔父见他不适合读书,便放弃管教,转而教他体能和武艺。叔父自己曾在少林寺习武,也是一名俗家弟子,教给陈再道少林散打和罗汉拳等功夫。后来,这些武艺在陈再道的革命生涯中屡次派上用场。
(二)背麻袋
1926年,黄麻地区农民揭竿而起,掀起革命浪潮。生性好斗的陈再道听闻消息后,扔下锄头,果断加入农民自卫军。1927年,黄麻起义爆发,成为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。陈再道被编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,年仅18岁的他,凭借少林功夫和血气方刚的勇气,在战斗中屡立战功,赢得了起义领导人王树声的关注。
王树声同样是麻城人,俩人志同道合,很快让陈再道担任“教头”,教战士们练武,提升战斗力。起义失败后,黄安县城陷落,陈再道与武装转移至木兰山,成为木兰山著名的72名游击英雄之一,传奇之路由此展开。
随着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,敌人的围剿日益猛烈。一次突围时,队伍里押运的500块银元无人背负,原本负责此事的战士开小差跑了。指挥官吴光浩紧急命令排长陈再道承担此重任。陈再道背起三十余斤的麻袋,翻山越岭地带领银元突围,体力渐尽,几乎被敌人追上。他见一湖泊,灵机一动,将银元麻袋假装摔落湖中,诱敌而去,随后趁夜潜回,将银元完整取回。此举获得指挥部高度赞扬。
(三)“双罗汉”
陈再道不仅体魄健壮,而且机智过人,升迁迅速,参加过红军多次反“围剿”战役,屡建奇功。1932年6月,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围攻鄂豫皖根据地,红军转移至麻城,11师在陡坡山遭阻。师长倪志亮令陈再道不惜一切代价攻占山头。
陈再道身先士卒,猛冲敌阵。两个敌兵试图夹击,他怒吼一声,施展“梅花枪”绝技,枪托猛击一人,枪尖一捅咽喉,瞬间斩杀两敌。全营士气高涨,强攻敌阵,终将一个敌团击溃。战斗中他负伤,子弹从右臂贯穿后颈,险些伤及咽喉,医生劝养伤两月,他却坚持不久即返回前线。此役后,他与许世友齐名,被称为“军中双罗汉”。
两人时常切磋武艺,彼此欣赏激励,均是冲锋陷阵的勇将。1932年冬,红四方面军转移时遭敌截击,陈再道率部从敌后穿插,毙敌数百,打开缺口,掩护总指挥部安全转移。徐向前亲自握手称赞:“救驾有功!”
(四)这头猛兽终于被徐向前驯服了
陈再道英勇非凡,深得徐向前欣赏。1933年起任31团团长、11师师长,参与多次反围剿战役,率部歼灭敌军,解后顾之忧。徐向前虽欣赏他,却忧心他冲锋过猛,生命有险,曾多次告诫他要懂得保存实力,毛泽东也强调“为将应有怯时”。每次战后,徐向前必叮嘱将军们:“不许陈再道、许世友这两个家伙再打冲锋!”但二人总是调皮地“听话”,仍旧冲锋陷阵。
陈再道曾缴获一匹青色战马,如关羽得赤兔,勤练骑术,骑大青马冲锋陷阵,所向披靡。一次战斗后,徐向前假意让他去当骑兵排长,意在制止他鲁莽冲锋。陈再道羞红了脸,抱拳道:“司令,今后不敢乱来了!”这猛兽终于被驯服,开始动脑指挥军队。
长征途中,他带军屡立战功,1935年26岁即任红4军副军长、军长,三次过雪山草地,历练愈加成熟。抗战期间,他与陈赓、陈锡联并称“三陈”,令日寇闻风丧胆。
(五)智斗土匪
抗战爆发后,陈再道任129师386旅副旅长,协助陈赓指挥多场战役。1938年1月任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员,3个月内在冀南建立20多个县的抗日政权,部队由500人扩充至万余人,显示出超凡智慧与果敢。
在河北邢台附近,有一土匪头目刘国栋(绰号刘磨头),据守任县东北的环水岛,地势险要。陈再道意图收编此帮派,壮大力量。刘磨头表面答应,暗中勾结日寇,陈再道决定智取。他拉拢刘磨头部下刘福子,利用雾天布置埋伏,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